住房城鄉建設部調研組近日赴廣東、浙江兩省調研。調研組表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切實扛起責任,充分用好房地產調控政策自主權,因城施策、精準施策,提升政策實施的系統性有效性,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調研組要求,要加快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要多管齊下穩定預期、激活需求、優化供給、化解風險,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今年以來,廣東、浙江兩省持續擴大房地產政策實施效果,多措并舉激活住房消費潛力,大力推進“好房子”建設,上半年兩省新建商品房網簽交易面積實現同比增長,二手房交易保持活躍,主要城市商品住宅庫存消化周期回歸到合理區間,有力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持續鞏固。
在調減房地產限制性政策方面,廣州明確全面取消限購、限售、限價,降低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廣州目前首套及二套商貸首付比例均為15%,商貸首套利率為3%,公積金利率為2.6%,房貸首付比例及利率均算是較低水平,未來可能在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方面有下調空間。
自2025年起,外地人在杭州購房不再受社保、戶口和婚姻狀況的限制,可直接購買房產。這一重大變革,為杭州樓市以及企業、購房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實惠。在政策效應帶動下,今年上半年,杭州土地出讓金高達1160億元,已達到去年全年土地出讓金的99%,在全國各城市中位列第一,超越了北上廣深。
杭州也全面取消新房限價政策,這個政策徹底改寫了樓市邏輯——從限制新房價格制造“一二手倒掛”到引導新房“優房優價”、鼓勵開發商打造高質量產品,杭州正在重塑新房價格體系。
從市場效果看,最近兩個月,杭州首批不限價格的新房入市,多個改善類樓盤銷售情況良好:某單價跳漲20%的中高端項目"三開三罄",一個半月就實現清盤;較此前限價上漲40%的品質樓盤中簽率低至13%,輕松“日光”。由土地市場熱度傳導至新房市場的效應,也在改寫房價走勢。
在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方面,廣州、深圳的授信和融資額度位于全國前列。去年10月底,廣東銀行業2024年三季度新聞通氣會上,廣東金融監管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劉云海表示,對于備受市場關注的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目前,轄內銀行機構已為四批次“白名單”的404個項目,提供授信1350.18億元,落地融資項目331個、金額837.09億元,落地金額居第一。其中,民營房企項目數占比達七成、獲得授信規模占比超八成。“下一步,我局將按照金融監管總局統一部署,將商品住房項目全部納入‘白名單’,做到‘應進盡進’‘應貸盡貸’‘能早盡早’。”
寧波市、珠海市實施“以舊換新”“帶押過戶”等便民舉措,舉辦“房交會”“好房節”等推介活動,有效釋放住房消費需求。
記者了解到,調研組與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專家學者、房地產企業座談,深入分析上半年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實地調研房地產在建在售項目,廣泛聽取了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
調研組指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保交房攻堅戰推進有力,切實維護了購房人合法權益。持續落實房地產政策“組合拳”,上半年全國新房和二手房交易總量同比增長,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穩定態勢。二手房交易占比逐步提高,多個省份二手房交易量超過新房,房地產市場呈現新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