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在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發布會上指出,今年計劃新開工改造的老舊小區5.3萬個,涉及居民900多萬戶,截至7月底,已開工建設4.22萬個小區,涉及764萬戶,占整個年度目標的78.2%。
下一階段,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推動有條件的樓宇加裝電梯、完善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下為全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其實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此后,又多次強調了要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尤其是要加快補齊老舊小區在社區服務、衛生防疫等方面的短板。李克強總理連續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作出了部署,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加以全面推進。
我部會同有關部門,從2017年開始就試點探索,總結推廣地方實踐經驗,完善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強督促指導,重點開展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頂層設計。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明確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以及政策機制。
第二,加大補助支持。中央安排補助資金,支持各地有序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從2019年以來,中央財政一共下達了補助資金超過2450億元。
第三,強化督促指導。逐年確定年度目標和重點任務,指導各地加強統籌,細化措施,落實政策,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同時,今年我們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重點,加快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第四,推廣典型經驗。剛才講到,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還是一項重要的基層治理工程。因為社區治理能力水平是做好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所以我們總結先行地區在發動群眾參與共建、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加裝電梯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推廣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整體提高全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水平。
給大家報個數,“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在各部門、各地共同的努力下,目前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19年-2020年,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是5.9萬個,惠及1088萬戶居民。今年,計劃新開工改造的老舊小區是5.3萬個,涉及居民900多萬戶,截至7月底,已開工建設4.22萬個小區,涉及764萬戶,占整個年度目標的78.2%。從實際效果看,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善了水電路氣信等配套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增加了養老、托育、便利店等公共服務設施,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隱患,改善了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
下一階段,我們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推動有條件的樓宇加裝電梯、完善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謝謝。